財團法人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
:::

【致敬大愛教育者】像SEVEN的田徑教練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竹塘國中,位於彰化縣人口最少的行政區,這所默默無聞的偏鄉小校於民國80年代,曾在全國賽的田徑場上橫掃獎牌,所有人聽到竹中田徑隊出賽,都會「剉咧等」,如此耀眼的榮景出於一位體育老師—廖學知的策畫領軍,廖老師的目的不僅是為校爭光,更重要的是讓一群家境清寒、沒有自信的孩子,透過參與田徑隊,找到生涯的另一種可能,這些孩子學業成績或許不亮眼,卻因為體育專才,為升學加分,甚至有機會當上教職。

那一個時期,廖老師培養出了十多名體育老師!但田徑隊卻在廖老師返回雲林家鄉後,歸於寂靜…。

20年後,廖老師的得意門生—莊孟融,選擇返鄉服務、回歸母校任教!為了發揚傳承廖老師多元適才的教育精神,莊教練決定帶領竹中田徑隊重出江湖!

「沒有普仁,我們還要很久才能拿到全國獎牌!」

無奈的是,現實卻有著重重的困難,田徑隊的設備器材歷經20年,並沒有變得完備,一支標槍、一雙釘鞋由六、七名學生輪流使用;唯獨鉛球歷經歲月摧殘仍丟不壞,有足夠數量供練習使用;缺乏跳高墊,教練只好跑到鄰近國小去借用報廢的跳高墊。

由於買不起釘鞋,孩子只能穿布鞋出賽,也只能參加田賽項目—跳遠、跳高、標槍;由於負擔不起專業比賽服,孩子出場只能穿學校體育服,其他學校的體育班選手看到,暗笑這根本是外行來「被電」的;縱然如此,教練為了孩子有機會出賽,不惜將家中的轎車換成廂型車,無論是要到台北還是台東,教練都會風雨無阻,但早上五點出發、回到家半夜12點,三天賽程就三天往返的行程,影響了孩子的比賽狀況,每次的挫敗,都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

民國107年,黃仲平校長看見需求與發展性鼓勵向普仁申請計畫尋求幫助,和普仁合作成為了田徑隊的轉捩點,普仁募集的資金挹注後,練習器材齊全了,從一支撐竿跳竿到七八支;穿上釘鞋,孩子終於可以五項全能了;專業比賽服成為戰服,孩子穿在身上不僅自信增加了,成績更是一鳴驚人;比賽的住宿和交通有著落了,孩子久盼下,終於迎來了第一場全國賽!

「前兩年我們都是比縣賽,因為普仁,我們才能參加全國賽,也因為普仁的鼓勵,這兩年全國比賽才能突破成績,學生也才能有選擇較優質學校的機會。今年是歷年來表現得最好的一年,有五個比賽項目達全中運參賽標準—國女標槍、國女跳遠、國女撐竿跳、國男撐竿跳、國男跳高,在田徑方面要有參賽項目都不一樣的,彰化縣的國中(40多所國中、有20所有體育班),幾乎沒有!今年我們的選手還拿下國女跳遠銀牌、國男跳高銅牌!」莊教練語帶自豪地說道。

 

像「SEVEN」的教練,用田徑帶領高關懷孩子發現新天地

「竹塘國中算是偏鄉中成績排名較前面的學校,每個老師都很認真教學,學生考試沒有過,中午就補考、放學繼續補考,有很多學生在學業方面很ㄍㄧㄥ,成績再怎麼念都沒辦法上去,導致沒有學習目標,學校生活常規又很嚴謹,有一些學生就覺得無力。我剛任職時,都沒有什麼學生在練體育,但後來讓這些孩子嘗試練看看田徑,一練下去發現學生很有潛力耶!」

田徑隊中有八成是高關懷學生,因為有莊教練悉心指導,才能提供這些家中環境不好或唸書唸不太起來的孩子,多一個適性發展的機會;而參加校外體育競賽,如果獲得名次更是能直接在升學履歷上加分。

自從加入田徑隊,孩子更喜歡來學校了,「他們會期待今天來有球可以打、有項目可以練,養成運動習慣後,甚至訂定一個目標,這些孩子唸書唸得要死要活,也沒有辦法上台頒獎,但因為運動亮點,他們有一個表現的舞台,能夠獲獎、被老師鼓勵、為校爭光,這讓他們更有向心力,會更想來學校!」

 

從在學務處罰站,到在司令台領獎

教練說每年都有幾位學生令他印象深刻,像家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猶記得開學第一天新生報到,媽媽就帶著家豪找學務主任,並跟主任說:「這個小孩很好動、很狡怪(台語,編按:頑皮、愛作怪),麻煩主任多照顧。」國一時的家豪,每一節課都可以嗆老師,考試故意考20、30分來氣老師,各科老師們對他都很頭痛、常常告狀到學務處,那時的家豪,處於過動的狀態。

可是他很喜歡運動,來到田徑隊後,反倒很安靜、很認真,總是早上五點就自主去練跑、打球,在教練的引導下慢慢練習、不斷進步,在國三那年參加台中盃全國田徑錦標賽,一鳴驚人,跳高跳出186公分的佳績,拿下全國第二,從那時候他整個人都改變了,行為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爾後,家豪獲得很多的鼓勵,一路扶搖直上,校長一直鼓勵他:「你現在是運動明星,現在人家都在看你喔!」,班導現在說他是模範生、是得力助手,會幫忙訓練帶班級運動比賽、協助指導不乖的學生,家豪更在畢業前夕榮獲了彰化縣優秀青年。教練常鼓勵他運動也要念一點書,於是他用運動練習、勤奮不懈的精神來讀書,順利於今年考上了中部最好的田徑學校。

有一類像家豪這樣行為比較偏差、比較需要被鼓勵的孩子,教練採取的是「包涵式的訓練」,當他們課業沒有交、沒大沒小、欺負同學時,教練會利用機會教育他:「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都會出現,你想要有舞台,我盡量幫你找;你想要有補助,所以鼓勵你好好寫心得,把自己不好行為修正…」;「你運動這麼不錯,平常怎麼表現這樣?你覺得這樣我要怎麼帶你出去比賽,你自己想一下…」;,甚至出去比賽時,他們會見聞到他校學生對教練是如何畢恭畢敬和服從、隊長要有什麼擔當要如何集結隊員,從中了解到原來有什麼事情是學生要出來幫忙的。

後來當學生有目標夢想後就主動表現良好教練也鼓勵性帶出學生需求: 「每天要先慢跑時圈比賽才不會沒力。有一場全國賽舞台去比你會更進步要去嗎?平常好好表現老師帶你去。你需要跳高專用鞋跟比賽服,你成績會更進步。你好好表現老師找普仁基金會看能不能幫忙你。你現在是全國頂尖選手要為校爭光成為模範」。不只點亮,亮度驚人!

由於竹中田徑隊非體育班,並沒有一整段課堂時間讓大家一起來受訓,常態編班下,田徑隊員散布在各個班級,放學後也無法留下練習,練太晚會沒有公車、有學生課後也要補習,練了反而影響到他們的日常作息,唯一能利用的只有平日早修、中午時段,但每次來的學生不一樣,因為每個班導的做法不同,有的很鼓勵學生,有的覺得練體育不好、應該專心讀書,於是根據學生的行為表現,班導決定學生什麼時候可以出來練習。

教練笑說:「我就是7-11,學生什麼時候可以出來練習,來找我我都在。學生的需求跟班導的需求不一樣,但學生會跟我坦白說目前的狀況,剛好運用這個機會,引導行為偏差的同學、給他們一個動機,所以練田徑對任課老師而言,反而是約制同學的行為,這也是學校可以一直有田徑隊的原因。」

因為田徑隊,孩子學習了規矩、也學習了榮譽與責任。

 

身為教練最大的感動,莫過看到孩子成長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教練發現近幾年來,偏鄉學校的單親、隔代教養、中低收入戶、外配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談起這些弱勢孩子與一般生的不同,教練說:「他們普遍自信心較低,需要常常鼓勵、給他們舞台,若太著急給了責備,孩子一下就會沒有信心、畏縮起來。」所以教練常常帶他們去看看舞台、看看外面的世界;找普仁關心他們、找外面的教練關心他們,去比賽時也跟其他學校選手互相鼓勵,就這樣慢慢把孩子「ㄍㄧㄥ起來」。

「這些孩子回家後,通常都要幫忙家計,例如處理家務、照顧阿嬤、煮飯給弟妹吃、幫忙家裡務農賣魚,他們生活相對簡約,資源相對匱乏,比較少補習,接受的刺激比較缺乏,他們也不敢要求,覺得有這樣就好了……」,剛好比較弱勢的孩子對運動有興趣,想要打球想要有伴,於是教練找到了契機,讓他們有所伸展興趣,讓他們的童年不被抹煞。

在田徑隊這個團體裡面,對孩子的人際也有所幫助,一年級的孩子剛入隊,沒有比過賽、沒有練跑過、沒有丟過鉛球,程度參差不齊,但是教練會逐一發現他們的潛力,培養興趣,鼓勵他們去練習嘗試,讓他漸漸喜歡,當一年級孩子看到二、三年級的學長姊比賽得名,他們在心中就會默默期待和想像,期待自己有天也能和學長姊一樣厲害。

而學長姊也會協助指導學弟妹,不僅促進夥伴情誼,教導學弟妹更是一種成就,現在有些學長姊已經上高中了,寒暑假一有時間就會回來學校練習,和學弟妹一同練習、互相切磋,你會看到一群人一下比跑步、一下比跳高,練一練就去吃飯、互開玩笑,孩子們在這邊找到了歸屬感,從學長姐的身上,學弟妹也看到了榜樣,對於未來的高中,立定了不一樣的目標。

「很感謝普仁基金會這三年的幫忙,看到孩子的成長,真的是很開心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