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感動分享】從社團出發,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 -東峰國中創意打擊社

【感動分享】從社團出發,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 -東峰國中創意打擊社

從社團出發,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

東峰國中創意打擊社

彙整、撰文|傅宜宣

教育在每個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往往扮演著關鍵角色的一環,而社團活動則成為他們展現自我的重要舞台。本篇文章很榮幸能邀請來自臺中東區的東峰國中輔導主任張曉玲、創社教師陳寶萍、現任承辦教師黃正君,與我們分享他們是如何透過社團活動來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及自信心。

 

社團是孩子們表現的舞台

東峰國中有許多孩子的成長背景與生活條件處於弱勢,因此學生的學習成就相對低落,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對上課缺乏興趣。老師們發現這些孩子,常常無法找到展現自己的機會,於是,寶萍老師開始思考如何能改變這種情況。他們認為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學習課本知識,更需要一個能激發他們潛能的環境。因此,他們決定從音樂著手,開辦了創意打擊社。寶萍老師說:「透過打擊樂,我們能夠為學生注入課業以外的刺激,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進而發現學校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地方。這個創意打擊社,就是為了給這些孩子搭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舞台,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和熱情。」曉玲主任則補充:「社團活動不只是學習的場所,更是讓孩子們可以比較沒有壓力地一起學習、切磋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可以放開自己,展現自信,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很多事。透過打擊社的活動,我們希望孩子們能自我察覺,發現自己的潛能。」

陪伴,讓生命影響生命

師長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的陪伴和指導,不僅僅是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更是孩子們建立自信、發掘興趣的重要支柱。正君老師向我們分享了一位學生的故事,這位學生曾經是學校裡的問題學生,行為問題不斷,情緒難以控制。但加入並參與打擊社的活動後,加上師長與同儕的關懷和引導,這位學生逐漸改變了自己。師長們不僅試著了解學生的背景和原因,更以「朋友」的身份與他溝通,這樣的陪伴和關懷,讓這位學生在兩年的時間裡,從一個人人口中的問題學生,轉變成為一個願意接受他人建議、願意與他人分享的孩子。他畢業後不僅繼續升學,更努力學習,這樣的轉變讓正君老師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動。

讚美、信任、同理,與孩子一同成長

然而,教師們分享到在教育中有前進也有遇到困難與瓶頸的時候,當我問及他們如何應對這些挫折時,他們分享了許多寶貴的見解。

寶萍老師笑著回答:「當我發現早期學生的表現未達預期時,心情會感到失落甚至糾結,試圖找出問題出在哪裡。後來,我意識到學生其實已經很努力了。我開始鼓勵他們以自己為對手,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只要孩子稍有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我都會給予讚揚,告訴他們『你做得很棒!你有進步了。』看到孩子因被讚美而露出快樂的笑容時,我也感到非常開心。」

正君老師則說:「教師與學生之間常常因為不理解對方而產生誤會。我學會冷靜下來,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並詢問清楚事情的始末,並讓學生明白老師是來幫助他的,不是來找他麻煩的。給予信任與同理心,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溝通。」

曉玲主任也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在東峰國中任教已經18年了。還記得第一年擔任班導師時,班上有一位女同學總是負責照顧班上一位肌肉萎縮症的男同學。她幫他拿筆寫字、拿湯匙吃飯、翻課本等,展現出無私的愛心和耐心。這個畫面時刻提醒著我,教師和學生其實是一起成長的,保持愛心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經驗告訴我們,面對教育中的挑戰,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和關係,與他們並肩共同克服困難,實現教育的目標,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結語:

從東峰國中教師們的分享中,我們感受到陪伴的力量,從創意打擊社的設立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師生間深厚的情感與努力。這些努力不僅為孩子們的生活注入新的刺激,也讓孩子有發揮潛能的機會,更影響了整個校園的氛圍及文化,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東峰國中創意打擊社不一樣的展現吧!

圖說2017年,在普仁的補助下,創意打擊社的孩子們有了木箱鼓可以練習

圖說東峰國中在創社初期還沒有木箱鼓,老師們發揮創意,用塑膠桶當作樂器帶領孩子們參加校內的草地展演

圖說放學後,老師陪伴社團孩子們一起練習

浮動按鈕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