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到隊輔 夏令營帶來的自我成長與突破
撰文|育成小太陽 林沛薰 彙整|行銷組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普仁優職人生夏令營時,我帶著滿滿的不安與期待,那時的我在板橋車站集合時,看著一張張陌生的臉,既害怕又好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融入;然而現在,我站在同樣的集合地點,卻完全換了一個身分,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在原地等待被帶領的學員,而是成為引導別人的「隊輔」。營隊的最後一天,看著大家在道別時依依不捨,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從被照顧的人,成長為可以照顧別人的人,這份轉變,不只是身分的改變,更是心境的成熟。我學會了觀察他人的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也更懂得如何在團隊中找到平衡點,我也在過程中學到,作為隊輔不能急於求成,而是要一步步去建立信任與連結。每一次互動、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累積團隊感情的重要瞬間。全文瀏覽
愛的旋律,經久不息 —— 第十五屆傳愛行動慈善音樂會
彙整、撰文|行銷組 賴思妤
在夏末秋初的時節,讓音符化為光,愛心化作行動。由「公益信託臺安社會福利慈善基金」蘇主恩院長與陳蓓玲醫師,以及「白老師語文資優中心」徐良雄營運長與白佩玉老師共同發起的【傳愛行動慈善音樂會】,自2010年啟動至今,已走過十五年。從第一屆僅3個協辦單位,到今年共有134個協辦與贊助單位參與,不僅點燃音樂廳裡的悠揚樂聲,更將愛的力量持續傳遞到全臺各個角落。全文瀏覽
勇敢跨出舒適圈 看見更廣闊的可能——2025美國德州遊學
撰文|育成小太陽 黃永勳 彙整|行銷組
透過普仁基金會的推薦,我踏上了美國德州的旅程,這不僅僅是我在大學做過最重要的選擇,更是一次改變我視野與思維的關鍵經驗。團隊合作的部分,跟我們出去的人都是從不同大學而來(多倫多、廈門與台灣的大學等),我是讀醫學的,但是在跟其他專業或是大學的人討論社會影響力計劃書時,我充分理解到團隊合作原來是快速抓到自己定位,給予團隊價值,同時給予對方情緒支持的過程。我體會到團隊合作並非只是分工,而是彼此深度參與與創造,只有在彼此給予支持並整合資源時,團隊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全文瀏覽
自我認識與體悟 在學習與交流中成長——2025美國德州遊學
撰文|育成小太陽 林聖恩 彙整|行銷組
除了人脈與軟實力的建立,我也有很多關於自我認識的體悟。活動過程中,我總覺得自己在團隊裡好像沒那麼突出,但正因為這樣,我開始學會觀察其他人的優點。Tomas和Bob擅長帶動討論,James能在混亂中整理出脈絡,Jakes雖然安靜,但一開口一針見血,同時也很愛開玩笑。這些觀察,不只是讓我更欣賞他人,也讓我重新認識自己在團隊裡的位置,我也許不是最會說話的那個,但我總在思考如何把散落的想法收起來,讓思考優化。最後,我想謝謝普仁基金會和ECLAT基金會,贊助這趟遊學行,要是沒有基金會的幫忙,我不會有那麼充實的暑假。全文瀏覽
翻轉生命 在美國勇敢的一躍——2025美國德州遊學
撰文|育成小太陽 龍建治 彙整|行銷組
這段旅程讓我在英語能力上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也在軟實力方面獲得極大的成長,像是公開演說、批判思考與跨文化合作。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見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有無數機會與夢想等待我去追尋。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這趟旅程中,我有幸被一位長輩賞識,受邀明年暑假再度前往美國實習。這樣的經歷不僅讓我感到榮幸,更讓我開始相信,原來自己真的有能力被國際舞台看見。也正因如此,我更確信只要持續努力,就能把握住未來更多可能。最讓我感動的是,我開始真正相信,限制我的從來不是出身,而是眼界。而教育,正是拓寬眼界、解鎖潛能、帶來改變的關鍵。全文瀏覽
獨立與探索的冒險之旅—— 2025遊學臺中
撰文|引導小太陽 陳琬善 彙整|行銷組
第一次參加普仁基金會的遊學活動,一開始就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們必須在沒有導師與家長陪同下,獨自完成搭車到外縣市的任務。第一天和同學一起搭高鐵,我才發現搭車真的很難,除了買票,還得搞清楚北上、南下、時間與車號,一直以來都是家長為我們做的事,如今我也能獨自完成了。首先我們來到第一站「國家漫畫博物館」,眼前佇立著典雅靜謐的日式建築,在導覽員的介紹解說下才知道,這裡的前身居然是監獄(臺中刑務所)。我們把每個展館都逛過一遍,有刑務典獄官舍、宿舍與演武場附屬設施等,在這些歷史悠久的日式建築中,有各種風格的漫畫作品在各個展間裡展出,讓我們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也能感受現代藝術的獨特與美好。全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