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
:::

【議題探討】談貧困孩子就該看不到未來?孩子的願望何其卑微!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本會公關行銷專員/郭幸源

因為工作上需要快速了解基金會的服務內容、運作模式及核心價值,所以參加了部分助學計畫申請書的初審作業,在申請書上有一個問題是—你對家庭有什麼期待?映入眼簾的是:

小愛:「(家裡)沒有收入,沒什麼期待,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依依:「希望我媽之後可以不用因為我的學費而操心,每天工作加班的半夜,因為時常這樣會傷害健康。」

小捷:「其實對於家庭沒有期待,爸媽都離婚,我跟哥哥都自己繳學費。」

大華:「我對爸爸的期待是她能安穩過完這一生,因他小兒麻痺,早年因畫畫才藝當老師,但經濟也不是很穩定,他前半生一直努力拚他的工作,卻愁煩勞苦,想以後扶養他,再來是奶奶的生活,他的安全感很低,因阿公中風30年,他不放心對家庭的一切,希望奶奶今後看到我努力讀書,能更開朗,不希望看到我愛的人哭。」

臻臻:「希望收入能好一點,這樣媽媽負擔就不會很大了吧,也希望收入來源多一人,但姐姐是不可能啦,我就不用說了,但爸爸不和我們住…,怎麼辦?:(,只能等長大把,要很久耶,可惜。」

 

尚不純熟的字體、稚嫩的表達方式,卻都共同述說著沒有夢想的語言以及早熟的承擔,只要能應付基本的食衣住行就很滿足了……,看過幾十份申請書後,我感受到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未來想像能力的薄弱,甚至是沒有期待。

 

貧窮限制了一個人的眼界和想像力,因為教育、思維、眼界、社會身份,有許多基礎是建立在充裕的財富之上,當這些孩子的家庭無法提供基本的溫飽,自然沒有人能夠幫他複習課業、解答疑惑,更別說對於未來可以給他建議與方向。

而貧窮真正可怕之處,在於它不只會讓人物質上有所匱乏,甚至會將擺脫貧窮的機會也一併剝奪掉,當孩子無法編織未來藍圖時,貧窮如何翻轉?!